•      內政部112年台內團字第1120283524號

理事長的話

2024-11-13

理事長 藺瑞安  醫師
理事長:藺瑞安  醫師
中山附醫 麻醉部
➜ CV
➜ juian.lin@gmail.com

致敬愛的同道與朋友

我非常榮幸能擔任台灣區域麻醉暨止痛醫學會 (TSRAPM) 的首任理事長。區域麻醉與止痛技術在台灣長期以來是一個被忽視的重要領域。本學會的成立旨在推動超音波導引區域麻醉的普及化,使其成為顯學,並充分發揮其在促進術後加速康復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降低圍術期碳足跡、強化戰傷麻醉訓練以及疼痛門診實務上的價值。我們希望透過本學會的推廣,讓不需全身或半身麻醉的手術,也能以神經阻斷術作為主要麻醉方式,並結合醫病共享決策 (Shared Decision Making, SDM),使更多病患享受到這種技術帶來的好處。

放眼國際,各主要區域麻醉組織如 美國區域麻醉醫學會 (ASRA)、歐洲區域麻醉醫學會 (ESRA) 和 亞洲及大洋洲區域麻醉醫學會 (AOSRA),均在名稱中加入了「疼痛醫學 (Pain Medicine)」或「疼痛治療 (Pain Therapy)」的概念,突顯出急性與慢性疼痛管理在區域麻醉領域中的核心地位。例如,ASRA 已發展為 ASRAPM,ESRA 全名為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Regional Anaesthesia & Pain Therapy,而 AOSRA 更早於 2001 年第六屆年會中將名稱改為 AOSRA-PM,納入止痛醫學的內涵。這些組織的改變與發展,顯示出區域麻醉與急慢性疼痛管理同屬一個以功能解剖學為基礎的核心框架。

台灣區域麻醉學會成立時間相對較晚,但這也讓我們得以參考國際發展趨勢,直接將 區域麻醉與止痛管理 (RAPM) 的概念納入學會名稱:台灣區域麻醉暨止痛醫學會 (TSRAPM)。其中,「Management」一詞取代「Medicine」,更強調技術實作與訓練的重要性。我們期望學會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平台,聚集不同領域的人才,共同推動區域麻醉、急性疼痛與慢性疼痛管理的發展。

TSRAPM 的願景
SRAPM 致力於為熱愛區域麻醉與止痛管理 (RAPM) 的同道提供一個發揮專長的平台。我們將以中山醫學大學及其附設醫院的支持為基礎,推出具有獨特性的探索式大體解剖工作坊,發展超音波導引神經阻斷與止痛技術。展望未來,我們的發展願景聚焦於以下幾個方向:

1. 國際化發展
強化與國際 RAPM 組織的聯結是當務之急。我們將透過建立姊妹學會關係,或爭取國際 RAPM 年會與 TSRAPM 年會聯合舉辦等方式,實現技術與理念的同步發展,提升 TSRAPM 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2. 多元化與跨學科發展
RAPM 涵蓋區域麻醉、急性疼痛與慢性疼痛三大領域,皆圍繞功能解剖學為核心。文獻研究常呈現這三方面的相互關聯。學會將透過跨領域的合作,例如探索式大體解剖工作坊,促進技術突破,同時廣納解剖學教師與臨床醫師互補不足,共同推動技術發展。

3. 研究帶動技術創新與實證探討
技術的發展不僅仰賴解剖學探索,更需要實證醫學的支撐。學會的研究委員會匯集了眾多專家,將為會員提供實用的研究設計與技能培訓,幫助臨床醫師滿足實務需求,並透過在RAPM領域的高質量研究成果,為台灣在國際發聲。

4. 協助制定區域麻醉健保政策
超音波導引區域麻醉的發展離不開經濟考量。在健保與自費的拉鋸戰中,如何讓病患獲得最大利益,是學會應該協助政府解決的重要責任。我們將積極參與政策的制定與推廣。

5. 建立區域麻醉技術地圖
透過製作台灣區域麻醉與止痛技術地圖,詳細列出各醫療院所的技術施行狀況,作為住院醫師外訓與病患轉診的參考依據,促進資源的最佳化分配。

6. 啟動全國性教育課程
學會將依北、中、南、東四區設立分會,並依據解剖區域與功能應用分設專屬委員會。透過國內外專家的互動交流,培養新一代 RAPM 專才,確保技術傳承並在全台落地生根。

邁向未來
上述願景充分展現了 TSRAPM 在區域麻醉與止痛管理領域的引領決心。我期待與全體會員攜手合作,共同實現我們的目標,打造一個更強大、更具國際化的 TSRAPM,為台灣的 RAPM 發展開創嶄新的篇章